顯示具有 開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開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/03/24

2020 Mazda CX 5 底盤改裝與調教三年計畫

 繼上次的「2020 CX 5 底盤改裝之兩週年計畫」經歷一年實驗後,將原本鋁材更換下來改為Autoexe的鋼材底盤套組




為什麼要換呢?主要一開始就訂購了兩組底盤件分別是
大陸的TCR III

當然要來好好比較,針對汽車底盤的改裝,選擇不同材質的底盤組件確實會影響到汽車的性能與駕駛體驗。鋼材和鋁合金作為底盤材料,各有其優缺點,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選擇更換底盤件的原因之一。來看一下這兩種材料的比較:

  • 鋼材底盤

2020 Mazda CX 5 原廠卡鉗煞車皮更換心得(原廠 / Brembo / Elig / SEVO / Dixcel)

這台車在這三年使用了下列的煞車皮,我將根據這些煞車皮介紹使用心得,希望能供相關的車友參考。
  • 原廠
  • Brembo 黑皮版本
  • Elig 陶瓷競技版
  • SEVO 日本NAS材質
  • Dixce Z TYPE

原廠煞車皮

  • 制動效能:適用於日常駕駛,但在緊急制動情況下可能表現不足。
  • 耐用性:表現卓越,具有長期耐用的特性。
  • 溫度反應:在低溫下腳感較軟,高溫下則變硬,影響踏感。
  • 噪音:運作時十分安靜。
  • 價格範圍:2500-3500元,考量其性能,有較高的價格彈性。
  • 總評:適合上高速公路當路隊長的人

Brembo 黑皮



  • 制動效能:在任何溫度下都能提供穩定信賴的制動力,適合需要緊急制動的情況。
  • 耐用性:根據使用習慣,耐用性在1萬到2萬公里範圍。
  • 溫度反應:在不同溫度下提供穩定的腳感。
  • 噪音:存在輕微的噪音。
  • 價格範圍:2000-3000元,對於預算有限但追求性能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選擇。
  • 總評:適合偶爾進行激烈駕駛的用戶,但需要考量對碟盤的影響。

2022/10/06

2020 Mazda CX 5 底盤改裝之兩週年計畫


不知不覺這台車在今年11月即將來到兩年,這兩年真的過也挺快的,這台車也陪我們兩個度過了兩年之久


以前玩摩托車時,比較在意懸吊和煞車以及輪胎搭配部分;再買汽車前就開始研究汽車底盤「扭力梁 / 多連桿 / 麥花臣 / 雙A臂」差異以及要購入的車種底盤設計,以及不同的套件材料到底能如何改善原廠不足之處;最後我選擇麥花臣搭配多連桿來對應台灣的拉力賽等級的路面

不過為了做這個實驗,用盡生命將車子用原廠激烈操駕了一年3萬多公里,得出以下幾個缺陷
  • 原廠避震器太高,阻尼過強
  • 制動偏弱
  • 底盤幾何可以再補強提升舒適性以及操控


四月安裝上Blitz ZZR DSC PLUS避震,這次消費十分不愉快

2022/09/14

2020 CX 5 PIAA / Zero Sports / 米其林 Stealth 雨刷使用心得

這台車也快買兩年了, 這段時間也更換過不少雨刷,要換雨刷也只是為了能夠刷得更乾淨

記得新車剛滿三個月時,因為原廠雨刷下壓力過大,導致會有膠條摩擦聲音,聽起來是蠻不舒服的

但更換了PIAA雨刷後,發現因為買的是PIAA軟骨關係,雖然少了膠條摩擦聲音;但玻璃是刷不乾淨的,原因軟骨雨刷主要下壓力還是在雨刷鉤子那邊,旁邊反而較為鬆散

後來想想可能自己安裝上的問題,又再買了一組PIAA雨刷及膠條做測試,測試後還是原廠的才刮得乾淨





忍耐了膠條異音半年後,看到社團有人在推薦Zero Sports雨刷,立馬去買了

2022/09/11

2020 CX5 輪胎使用心得 TOYO R46 / F1A3 SUV / FK510 SUV

車種2020 CX 5
改裝項目:
李仔串 HARDRACE
後仰角調整器 HARDRACE
後束角調整器 HARDRACE
避震器 BLITZ ZZ-R Spec DSC PLUS
塔頂拉桿 TCR
煞車片 Brembo 黑皮 / Elig GG等級煞車皮

TOYO Proxes R46 225/55 R19:這條輪胎是原廠配胎,用起來只能說挺耐磨的
再下雨天時抓地力偏差,有遇過雨天時速90伸縮縫打水飄過
胎噪本身偏大,不過胎壁偏硬算是不錯地方


滿分10分
乾地抓地力:7
乾地煞車:6.5
濕地抓地力:6.5
濕地煞車 7
破水性:6.5
舒適度:6
胎噪:5.5
滾動阻力:7






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3 SUV 235/55 R19

2022/01/18

2020 Mazda CX 5 旗艦獻定版 開箱和一年使用暨養車心得

這台車買了差不多一年兩個月了開了2萬9千公里,在買這台之前是開Nissan Verita


隔壁鄰居剛好有計畫移民澳洲,女友想學習考駕照買下來的,回想起來也很慶幸當初有先買那台
沒買車前,只想一輩子搭著計程車 / Uber / 客運 / 高鐵 或是朋友車看遍不同風景

可惜Verita三不五時需要維修,持有那幾年基本上不是在修車就是準備學習修車的路上,當然蠻符合一台年邁老車會有的情況
不過Nissan也算值得推薦的好品牌之一,椅子真的非常舒服,但內裝就有點尷尬

2021/12/11

TOTAL QUARTZ INEO MC3 5W30 vs FUCHS TITAN GT1 PRO C3 5W30 vs Mobil Extended Performance 5W30

車種 2020 CX 5 2.0


以下以1.0-5.0分來評比
抑震(分數越高越抑震) 引擎聲(分數越低引擎聲越大) 拉轉順暢度(分數越高拉轉順暢度佳) 黏稠度(分數越低越濃稠) 長途使用(分數越高越適合長途) 衰退度(分數越低衰退越快,以5000公里為界線) 備註
TOTAL QUARTZ INEO MC3 5W30 3.5 3.0 3.5 3.5 2.5 1.5 過了4000公里後衰退明顯,順順開車會推薦;不過目前價格偏高
FUCHS TITAN GT1 PRO C3 5W30 4.0 4.0 3.0 2.5 4.5 4.5 相對其他兩隻油品較為稠,但拉轉順暢度沒有其他兩隻好
Mobil Extended Performance 5W-30 4.0 4.5 4.5 4.5 4.5 5.0 踩1/3油門就會很順暢的上去,跟其他兩隻比起來時速較為快許多,開長途尚未感受到衰退的跡象




結論:只是一般用戶可以考慮Total MC3 5W30,有跑長途或是在操車的用戶可以可慮GT1 PRO C3或是EP;那本身駕駛習慣較為激烈,還是會選擇EP的油,EP本身的穩定度較為高,在正常操駕或激烈操駕時踩起來都一樣,另外他到達6000KM左右時也還是維持一定的穩定度

2020/11/18

車貸買車記錄 本息償還

因為舊車實在修到不想修了,剛好舊換新補助時間到2021/1/7
所以就毅然決然買了台新車,新車價值116.9萬

業務部份折讓90000,退5000給業務賺以及隔熱紙15000,等於只有70000折讓

空車價等於109.9萬,首付15萬,剩餘94.9萬
貸款金額申請95萬,年利率3.99,採用本息償還一年約

第一年被利息被賺了34724.57元,第二年直接全額還款

整台車買下來多34724.57,不過因應舊換新補助5萬元,扣掉動保費+車馬費4000
賺11275.43元,第二年繳清本金跟本息均攤利息部分貌似沒有太大差異

2020/11/08

2020 新勁戰 四代 安裝 GAMMAS 5S 魚眼

繼上次Bon 125換上海拉5魚眼後,學弟立馬下定GAMMAS的5S魚眼和TST 55W的安定器和H1燈管4300K
GMS的飾圈依然是塑鋼,而不是塑料飾圈


安裝步驟也大同小異,這次在旁指導學弟
拆裝時發現其實四代與三代的大燈差異不大,鎖點不同之外,大燈內結構大致相符


2020/11/04

2020 PGO Bon 125 改 3吋 海拉 5 魚眼

 勁戰三代改完GMS 5s魚眼後,車賣掉後大多都開車居多,久未碰機車改裝或魚眼這塊女朋友前兩年買了台Bon125,原廠大燈在夜間騎車時黯淡許多

剛好有學弟改LED魚眼後,看過光型以及考慮後續衰退問題,就從淘寶訂了一組海拉5 3吋魚眼和35W HID D2H燈管

該賣家給塑料飾圈,不過都來了就用了吧


2015/09/04

ASUS ZenFone 2 Laser ZE500KL

最近老媽在抱怨前年送他的Sony智慧型手機不斷當機,手機不再我手上我也不明白情況是…?
前年買了Sony智慧型手機之後,我媽便離不開那隻手機啊,不用Facebook和Line的她,還因此希望我架設AP給她使用Facebook和Line,手機無法上網就會接到親愛的老母電話叫我回家維修XDDD

為了讓我媽不再為當機苦惱,就開始物色手機送給她啦

上禮拜種芋頭時滑手機看到ASUS推出新機,價格依舊親民,列了幾個名單
  • ASUS ZenFone Selfie ZD551KL 16GB
  • ASUS ZenFone 2 Laser ZE550KL
  • ASUS ZenFone 2 Laser ZE500KL


不過我媽也沒在自拍啦…,所以先刪掉ASUS ZenFone Selfie ZD551KL 16GB
ASUS ZenFone 2 Laser ZE550KL則是因為有八核心,但耗電這件事情就打住了
老人家總是希望能少充電比較好,所以ASUS ZenFone 2 Laser ZE550KLXD

就決定是你啦ASUS ZenFone 2 Laser ZE500KL


不得不誇獎ASUS設計團隊,將外盒設計的簡潔有力

2015/09/03

TP-LINK Archer C7

最近汰換掉電腦上舊的配備,舊的AP Port 僅只支援100MB 所以開始鎖定有1GB Port的AP
購買前考慮清單如下:

  • ASUS RT-AC68U
  • ASUS RT-N18U
  • TP-LINK Archer C5
  • TP-LINK Archer C7

RT-N18U在第一波天人交戰被移出清單,以價格來說貼錢買台802.11ac的AP還比較划算

後來在猶豫RT-AC68U、Archer C5或C7

想到當前環境需要跑PPPoE,而之前使用Asus的PPPoE時常斷線或連不上,反而TP-Link的PPPoE很穩定
名單內就刪除了RT-AC68U,不然好想入手RT-AC68U

最終剩下C5及C7這兩台在口袋名單內
爬文時是有人提到硬體規格相符,但價位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就購入C7啦!!




購買時,請確認版本是否為2.0,版本不同硬體會有些許差異存在


2015/08/30

快睿科技CRYORIG H5 Ultimate

去年有消息指出2015 Intel將推出LGA 1151腳位,到了2015 Computex 確定1151會在Q3上市
終於等到了8/4正式發行,發行的僅有I5-6600K及I7-6700K,跟以往Intel上是的U數量相比實在少的可憐,有可能因為良率不夠嗎?

價格不如以往這麼親民,且沒有贈送原廠風扇,但贈送一個後背包
只是不懂背包是要給玩家背主機用的嗎?XD,送背包不如拿去折價還比較有感!!

拜入時非常苦惱沒有贈送風扇,那我應該用些什麼?
網路上指出115X系列皆是通用風扇,所以就拿I3風扇裝上去啦!!
可惜壓制不住I5-6600K的熱情,待機時約莫38度,運作時約莫跑到50度左右
所以開始物色塔型風扇,手邊還有顆利民的Thermalright Ultra 120 eXtreme Rev.A以及1156銅底原廠風扇

不過心中的小惡魔再作祟,剛好物色到快睿科技CRYORIG
這家廠商從2013創立,並開始發表產品,內部研發好手都是從各家風扇大廠過來的啊!
在家上價格實在是非常的親民,以我購入這款的價格也才1450,上網註冊即刻升級為6年保固,只要在早上10點前購入並付款完成,特定城市可以在晚上前收到


我的主機配備:
CPU:
I5-6600K

MB:
GA-Z170X-Gaming 5

RAM:
8G DDR4-2133 HyperX FURY *2

HD:
Hitachi HDS721010CLA332 1TB、Seagate ST1000DM003

VGA:
Lantic ATI 5670

Power:
Antec TP 550W

FAN:
SilverStone 穿甲彈 14cm
SilverStone 穿甲彈 12cm *2
ENERMAX T.B.SILENCE 手調靜蝠 12CM *2

CASE:
Corsair 400R


收到產品時,箱子外貼著190元的郵票,簡直是覺得這公司也花太敢花了吧


2015/05/22

HJI H35 Cygnus-X 心得分享

使用這組之前使用過原廠前叉
原廠前叉改DY彈簧和組尼棒
Racing Bros FF33

這三組遇到坑洞還是會跳動,只是跳大或小而已
訂購這組之前,購買名單有MSP MD-F2 、T28、K-Tech ??
最後選這組原因是路上比較少見,在板上或其他地方較少人分享心得,所以買來嘗試看看

訂購時選擇的卡鉗座是對應原廠卡鉗,碟盤規格為245
2014/12 HJI就沒有再出對應原廠卡鉗座,只好改為對四Brembo對應245的碟盤

訂購後過兩個禮拜,前叉就來了



2015 Cygnus X DIY Gammas 5s 魚眼 與精工偉世通2.5寸魚眼比較

本篇文章的做法也參考至『2014 Cygnus X DIY 精工偉世通 魚眼
某一天車停在路邊去吃飯被Benz撞凹,對方賠一台新車,順便用顆新魚眼來玩玩
這次使用工具跟上次差不多,不過多了砂輪機、3M 多用途強力接著劑以及3M超強雙面膠和公母街頭
不過拿到Gammas的魚眼時,覺得不稀奇,但給的配件卻是非常貼心,固定鐵片已經切削好凹槽讓遠近線組可直接從凹槽走線





2015/04/15

RacingBros FF33 前叉套件 x Cygnus-X

從RacingBros推出FF33就持續在關注評價以及效能,網路對於FF33評價極少,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家的前叉套件都有包含內管組、彈簧以及阻尼棒,而FF33僅只有Luby清潔液、Slick Bunny、彈簧以及油封,也有可能該組僅對應Cygnus-X或33mm原廠前叉而已!

已3500的價位來說算是有點偏貴,不過以個人見解來說,我要的是Luby清潔液和油封以及Slick Bunny,這兩個東西是箱子內高單價的產品了!





藍色框為Luby清潔液
紅色框為前叉油





原廠前叉:
小坑洞:算蠻穩定的,不太會跳動
大坑洞:則是會馬上跳起來
顛頗道路:前期頗穩定,後期算是頗抖,但會軟腳
心得:以前期2000km左右來說是不錯的,當2000km蜜月過完很容易出現軟腳的現象,撞到連續坑洞時很容易跳動,撞到大坑洞時整個前輪會彈起來


2014/12/16

FUCHS Silkolene Pro 4 Plus 10w-50 x 2014 新勁戰三代



幾年前常去機油工廠買油,突然看到機油工廠進這罐油,板上也很少人在推,想說做個比較就買下去了,那時車還是雷霆
雷霆傳動熱衰到很嚴重,油門卻依舊扎實,讓我還無法忘懷啊,就像pretty t.....啊
最近又重新換上這罐去取代掉平時代步用的Total 10W50,不是你不好是你不夠


這罐油是PAO機油,倒出來是深紫色,又帶有點香氣XD
油門感覺很扎實,引擎聲音又變小聲,不易與其它油打架啊!
我個人使用它約莫1200~1500才換下,其他的機油約莫800km下課
用一罐約莫多出400~700的緩衝期,用兩罐則可以多出其他機油的一般使用里程數,且遲換機油又是我常幹的事情XDDD
所以我並不用太擔心用了這灌機油之後,會因為太晚換而傷到引擎XD


不過用前要三思,用了就不會變心了C/P值頗高
但是不適合少騎車的人使用啊!


謝謝神學弟借用圖片,懶得拍了XD

參考資料:
http://forum.jorsindo.com/thread-2446694-1-1.htm

Putoline 20W 前叉油 x 2014新勁戰三代

用過的前叉油有以下幾種

  1. 培力
  2. IP



培力以及IP是用在雷霆身上

培力前期蠻撐得住的,但中後期就整個變成油泥,前叉下去就很難再回來了 :(
而IP用在雷霆身上則是異常舒適啊,可惜裂化太快了,雖然後期沒變油泥,但前叉會變得很軟啊..

新勁戰三代則用過IP和Putoline,IP在新勁戰身上跟雷霆差不多,前期好用,但後期前叉變得特別軟啊...,平均一個月換一次前叉油..


而Putoline前期會稍微偏硬,中後期則是非常的舒適;很難去形容Putoline美妙的感覺XD
撞連續坑洞時那種路感非常清晰,但又不死硬的感覺真是棒透了,簡直快高X了XDDDD

目前配備:
前叉 Putoline 20w 93~95cc、DY內管組
後避震 K1 H/L 高速20 低速12 伸側6
前輪 BT601 YCX
後輪 TT91

第一組前叉油測試里程數:6500km
第二組前叉油測試里程數:?

下一組前叉油該來測試一直想測試的歐老師了XD


2014/12/12

2014新勁戰三代 K1 H/L

途中有發生一些小插曲,不過最後感謝朋友處理好了
在此感謝朋友們贊助該筆費用,也讓我能實現其他計畫


以下是車上使用過得
RX110:
原廠避震

Racing:
原廠避震 * 3
馬車避震 * 2
PGS 規格2 (現今GE-Racing)
K1
勁戰二代(2011版本) * 1
NTC掛瓶

新勁戰三代:
原廠避震
Max(品川)
K1 H/L

2014/10/16

IgniteNet SunSpot AC1200

首先,開箱前得感謝老闆以及主管,也謝謝你們看得起小弟
願意將這個產品贊助我去開發,這項產品雖然灌好系統了
但我會去嘗試重新去開發一套屬於這項產品的系統,在文後會提到該產品優點以及缺點

拿到時,先去看了DataSheet(謝謝大哥教得好,現在拿到產品會先看DataSheet在下手 XD)
這項產品支援以下:
802.11 a/b/g/n/ac
2.4GHz
5.0GHz
8 SSID
1GE(PoE)
2FE 10/100
1 USB 2.0
Cloud Service
base Linux kernel
OpenWRT
Dual flash image support

十二小時前就開箱了,所以就不PO照片了,直接跳到設定畫面吧XD
可以看到一開始主頁能清楚的看到服務狀態



也能看到Port的流量以及RX和TX的值
Network底下有這幾種選項可以去設定